2022年01月11日 13:45 來源: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
中國僑網1月11日電 題:海外同胞染疫數明顯上升,這些“不科學”說法勿信!
“全球各地均已發現奧密克戎” 登上熱搜!
當地時間7日,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范·科霍夫表示,奧密克戎毒株正在迅速傳播,全球各地均已發現該毒株。
世界衛生組織稱,在最先發現奧密克戎毒株的南非和博茨瓦納,德爾塔毒株的傳播水平較低,奧密克戎毒株迅速成為了主要流行毒株。在其他德爾塔毒株曾密集傳播的地區,奧密克戎毒株出現后,兩種毒株同時傳播。在一些國家和地區,奧密克戎毒株正取代德爾塔毒株成為主要流行毒株。
海外同胞感染數量明顯上升
近期,多個中國駐外使領館陸續接到同胞感染奧密克戎的報告。
中國駐烏干達大使館7日發布消息稱,奧密克戎新型變異毒株在烏快速蔓延擴散,近期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呈陽性的在烏中國公民數量明顯上升,據估算可能已突破此前峰值。
在德國,圣誕、新年假期期間,中國駐慕尼黑總領館接到領區確診中國公民的咨詢和求助明顯增加,其中不乏參加聚會聚餐后全員感染、外出旅游歸來后確診感染等典型案例。
在澳大利亞,新型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快速傳播,新南威爾士州單日確診病例已超過2萬例,中國駐悉尼總領事館已接報多起中國公民確診病例。
連日來,意大利華僑華人感染人數也在不斷攀升,米蘭“網上方艙醫院”藥物告急,疫情嚴重影響了僑胞們的安全和身體健康。
切記!這些說法沒有科學依據
新冠疫情因奧密克戎變異病毒而在短短幾天內創紀錄升溫,但是死亡人數相比之前沒有顯著增加,相當程度上讓不少人稍微松口氣,一些人認為奧密克戎引發的是“大號流感”,還有的人甚至想靠染疫增加免疫力。
對此,中外專家都認為這些說法“缺乏科學依據”。
據上觀新聞報道,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1月8日在上海一場論壇上表示,一些自媒體說奧密克戎引發的是“大號流感”,這是缺乏科學依據的。他研究奧密克戎感染者的醫學影像后認為,這種變異株“會咬人”!
張文宏強調,各地仍需要強大的免疫屏障和醫療資源,才能抵御奧密克戎的威脅。
此外,據《華盛頓郵報》 報道,美國前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(NIAID)疫苗專家Barney Graham表示,我們越來越難判明,病毒的嚴重性降低,究竟來自群體免疫,還是病毒本身。
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病毒學家Matthew Frieman也表示,靠染疫獲得免疫力的說法“沒有任何科學數據支持”。
春節將至
海外同胞應繼續加強疫情防護
新的一年已經拉開序幕,春節也即將到來,身在海外的同胞如何防疫?各駐外使領館給出一些建議:
克服僥幸麻痹心理,樹牢自我保護意識,嚴格遵守當地防疫規定,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或參與聚會聚餐等活動,保持社交距離。
堅持“非必要、非緊急、不旅行”,盡量避免非必要長途旅行特別是跨境旅行;確需赴華人員,請在臨行前特別是完成檢測后到乘機前務必做好個人防護,最大限度減少途中感染風險。
建議在自愿自覺前提下盡快完成疫苗接種及加強針接種。
(稿件來源: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;ID:qiaowangzhongguo;資料來源:央視新聞、中國駐烏干達大使館、中國駐慕尼黑總領館、意大利《華人街》、美國《世界日報》、上觀新聞等;作者:韓輝)
中國政府網|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|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|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| 中國致公黨 |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|
國家移民管理局 | 中國新聞網 | 中國僑網 |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
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:100037 聯系方式:gqb@gqb.gov.cn
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
[京ICP備05072101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2928]